慢性鼻窦炎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作者】曹德林
【机构】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上海201713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接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配合该次研究,随机数表法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按照鼻内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及随访半年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则为82.22%,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发生率(4.44%)比对照组(17.78%)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随访半年复发率(2.22%)比对照组(15.56%)明显更低(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治疗,除了能改善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效果;不良反应
【正文】摘自中外医疗杂志,本网整理,欢迎查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次研究共方便选取对象90例,全部为该院接诊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经临床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嗅觉障碍及内镜检查等确诊,符合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3],自愿接受该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5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18~72岁,均值(50.6±5.4)岁;病程1~10年,均值(5.9±1.5)年。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19~70岁,均值(50.9±5.1)岁;病程1~11年,均值(5.8±1.8)年。两组患者在年龄与性别及病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1周均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助治疗,术前3d则采取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予以止血剂肌注、负压吸鼻治疗[4]。利用CT对鼻旁窦冠状位与轴状位实施常规扫查,评估病情,根据病情与分型采取对应的麻醉方式,其中Ⅰ型患者采取局部浸润麻醉、Ⅱ与Ⅲ型患者则采取全麻。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将鼻腔内中鼻甲后半部分切除后充分将蝶窦口暴露,切除蝶窦前壁,并将筛窦与前筛窦开放,然后开房额窦口,将鼻腔内部上额窦自然口扩大,实施上额窦根除,术后擦汗那个鬼止血,并以凡士林纱条处理。研究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先切除鼻腔内息肉,之后利用钩突下行弧状切口将钩突切除;打开鼻腔内筛泡,适当开放蝶窦、额窦及上额窦等,同时将鼻腔自然口扩大;清除鼻窦病变组织与鼻腔脓性液体,以纱布覆盖于止血,然后用凡士林纱布处理。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及随访半年复发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1.4评价标准该次研究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按照如下标准执行:①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经内镜检查可见窦口开放良好,未发现脓性分泌物,窦腔黏膜上皮化;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内镜检查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同时窦腔黏膜有局部水肿或者肉芽形成;③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内镜检查结果等无明显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按照有效率+治愈率计[5]。
1.5统计方法该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临床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则为82.22%,研究组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2.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2.3组间随访半年复发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均有复发患者,其中研究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22%,对照组则复发7例,复发率为15.56%,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0.985,P=0.001)。
3讨论慢性鼻窦炎属于耳鼻喉科常见慢性疾病,发病机制可能和鼻腔鼻窦有关,尤其是鼻腔外侧壁病理与解剖结构的改变[6]。该病患者常有持续性头痛、鼻塞、流涕等表现,甚至有记忆力减退与嗅觉障碍等,对生活与工作都会造成严重影响。传统药物保守疗法并不理想,常规手术治疗效果也不佳,而且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高。随着近几年内镜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中也逐渐应用起来,能很好地改善鼻阻、头痛、嗅觉障碍、鼻涕等慢性鼻窦炎症状。该研究将该院接诊的9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研究,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与随访半年复发率(2.22%)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和同类研究相似,王庄等学者[7]对9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采取药物与负压引流治疗,观察组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91.48%)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复发率(6.38%)显著低于对照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能提高临床效果,减少复发。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目标是将病变消除,重建结构,并改善通气,同时以黏膜保留与畅通引流等为原则实施手术操作[8]。这种手术方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优势主要有这样一些:可尽量保留中鼻甲与窦腔内黏膜,使得病变黏膜生理功能尽快康复,同时能避免病变复发,而且在去除病灶方面更彻底,而内镜有一定的照明效果,从而使得手术治愈率更高。
综上所述,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相比传统手术治疗,除了能改善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且复发率低,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曹雪秋.鼻内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2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399-1400.
[2]柴龙,李军,杜波,等.鼻窦内窥镜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3):1839-1841.
[3]董柏涛,刘雪冰.鼻内镜联合普米克令舒经鼻雾化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11):1568-1570.
[4]朱思翔,李文军,王欣,等.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7):86-88.
[5]丁丽英.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26-227.
[6]李付国.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34):122-125.
[7]王庄,邢朝晖,黄广涛,等.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9):55,57.
[8]陈开雄,赵云峰,蔡兰玉,等.鼻内镜术后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6,37(9):2137-2138.
本刊动态:中外医疗